為什麼要成立五金老街保存發展協會?

口述/陳奕齊   紀錄/盧宛  潤稿及補充/胡耿豪

高雄是一個不斷變遷中的工業都市,1969-1987年間曾是拆船的重鎮,這十幾年的時間裡是世界拆船之最,這是歷史給高雄發展的機會,公園路的五金業者們用血汗及精湛的技藝創造了「黑手變頭家」的傳奇,在這裡見證了這段經濟狂飆的時代,也見證了鹽埕埔的興衰。

陳菊市長前陣子找了地方上的里長們開會,提出「公園路目前的產業已不適合高雄市的發展趨勢」,所以必須拆除。政府有意將公園路房舍拆除拓寬道路、改闢綠帶的是其來有自的,歷經數次抗爭,也曾順利透過力量集結遏止家園遭破壞的五金街居民對此早就見怪不怪。然而,這場號稱「與民有約」卻不見地方人士參與的戲碼,如今又讓拆遷的議題浮上檯面,問題顯然也越演越烈。市府未經過當地居民同意,也從未聽取在地人的聲音所作的決策是蠻橫粗暴的。公園路是高雄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像徵,即使對我這個並沒有利益的關係的局外人,純粹從身為關心高雄文化的民間學者的立場來看,也能認定公園路對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子子孫孫是非常有價值的。

我今年一月底回來台灣,到公園路拜訪蔡(東采)大哥時,發現十二號碼頭已被改名為「真愛碼頭」,附近台糖的土地也被整地為停車場,跟市政府裡幾位朋友談話後,才知道市政府認為這一帶環境「景觀」落差太大,令人感覺髒亂。對官員來講,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直接拆除。他們認為這非常合理,卻完全沒考慮到當地民眾的感受,更遑論任知道公園路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五十年代此地為加工出口區,六十年代開始發展重工業帶動高雄發展,七十年代時高雄的經濟成長幾乎停滯。之後的謝長廷市長開始把工業區撤出,再美化閒置的空間以免造成髒亂,並提供市民休閒的去處,作為其政績(如城市光廊)。1989年以來高雄幾乎停止經濟成長,人口成長也同樣停滯。1946年時高雄市人口數為十三萬,1986年時有一百三十萬的人口,四十年的時間裡成長十倍;但是2006年,人口數隻有一百五十萬,這代表高雄的人口數停止成長了。高雄身為台灣第二大都市,然而,現在高雄市民平均收入卻只排行全台第五位。又譬如高雄捷運1979年便開始規劃,居然到2007年的現在都尚未通車。當然,這跟中央長期重北輕南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的高雄市政府希望透過閒置空間再利用來提高觀光效益,但這樣的政策內容卻是空洞的,然而,政客的顢頇愚昧卻帶給了公園路揮之不去的夢魘。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公園路上很大部份是屬於公有土地,所以在推行美化政策時自然會波及此處引發拆遷危機。公務人員只求依法行政即可,萬一提出保留的立場反而容易被人懷疑貪瀆或有利益關係,反而造成公務人員自己的麻煩。因此,選擇拆除當然是最保守方便的選擇。

從早期的拆船起家到現在的五金機電,產業型態上歷經諸多轉變,然而過程裡卻從來沒有形成在地的協會組織,在缺乏有效溝通平台的情形下,市府單位也無從與居民對話。成立協會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形成這個對話窗口,與政府兩方各自提出自己的要求和看法以玆磨合。我們的優勢在於一定的歷史文化資產。加工出口創造了世界知名的台灣經濟奇蹟,這是四十年來中小企業主共享的成就,尤其是高雄市。歷史和文化在此地不是死的,就在親身經歷過這段歷史的各位及建築身上。歷史仍在書寫中,我們希望它能永續保存,故而成立此協會。

協會的名目不是只為了「自救」,因為我們在地人並不是只希冀拆遷後的補償金。過去台灣的弱勢團體、受壓迫者在提出「自救」的口號或成立所謂「自救會」時,多半是抱持著消極抵抗的態度或是爭取補償,但我們要的是積極的「保存和再發展」。「保存發展協會」這個名字就是象徵這份積極的意義,在舊有的歷史基礎上再次活化。我們跟市政府其實有雙贏的可能性,高雄市的產業經濟近幾年十分蕭條,19791980年是各位生意最好做的時光,之後卻開始走下坡。我們的產值應該繼續維持其存在,一但政府直接拆除,只會造成失業率雪上加霜。我們的存在仍然對高雄市的經濟產值有所貢獻!

若是市政府願意視公園路為「歷史老街」,替街容積極的美化和藝術化,跟觀光的目的積極結合。光是在碼頭建設咖啡廳,對觀光客增加對高雄的認識並無任何幫助,但我們明明就是高雄的歷史,是文化觀光的內涵所在!美化不管是用招牌的方式呈現或是如何,就是整修塑造我們成為最有特色文化的街道!可以辦展覽、可以深化觀光的內涵。如此雙贏的方法,政府何不為之呢?

這個協會的成立目的是積極的,積極的去跟政府交涉如何保存。不管是交租金或是買斷,總是有很多方式可以去協商。使愛河能真正成為「愛河文化流域觀光帶」,我們積極的傳達這個雙贏的概唸給政府知道,才能讓政府理解我們的好處。建設咖啡廳幫助觀光,觀光客可能只會來一趟,下次未必再來;但一但這裡翻新了文化歷史的內涵,怎會不增加觀光的誘因?

以上,故五金街的保存發展有三個可能性。第一,此地可成為歷史文化呈現與展覽的重點;第二,此地具有觀光與教育的功能;第三,這是本土化的積極作為。我在荷蘭,深刻的感受到荷蘭國民對自己國家的文化歷史之珍重,而非僅止於空泛的「愛自己的國家」的口號。今日政府雖提倡「本土化」概念,卻又一方面想毀壞這一段舉足輕重的歷史遺蹟,這完全概念矛盾而非常不值得。保存五金街,難道不就是「本土化與愛台灣」的具體作為?這無關任何政黨色彩,而是超脫於這之上的整體考量。我們要邀約教師會、各國小國中來戶外教學,來接近本土(鄉土)文化,讓更多人發現我們理解高雄,讓公園路文化落實嵌合進台灣人民的生活,讓大家看到我們的重要性並予以支持。這些資源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民眾的生活品質得以提升,這才是真正有內涵的優質觀光和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HE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